您现在的位置: 新泰市汶城中学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 正文

升旗仪式之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24-04-0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清晨的霞光如梦幻般的色彩交织,染红了天空,展现出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我是来自高一七班的张金妍,非常荣幸本周由我们班担任荣誉升旗班。高一七班是一个吴越同舟、击楫中流的班集体。在班主任韩昌伟老师带领下,全班同学好学力行,勤求博才,孜孜不倦弋书海,津津有味攀学崖。

本周由李方毅、陈博文、时东旭、杨在炎、同学担任护旗手,由李宇恒同学担任荣誉升旗手。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李宇恒同学,李宇恒同学在我们班担任物理课代表一职。他才华横溢、出类拔萃,以卓越的表现和优秀的品质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他的卓越能力使他在学业上继续取得骄人的成绩。

第一项    出旗

第二项      升国旗唱国歌,全体行注目礼

第三项 历史上的今天

   198448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    

第四项 孟庆桦同学做国旗下的演讲

第五项      政教处总结上周常规管理情况

第六项 高一年级集体朗诵经典名作《齐桓晋文之事》徐子涵同学领诵尹燕凤老师解读

第七项 唱国歌环节各年级得分情况,高一年级总分97分,高二年级总分96分,高三年级总分96

 

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演的题目是:《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对根的感恩。"受人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这是对他人帮助的感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必将精忠报国",这是君子对国家的感恩。

感恩是一种回报,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然而,作为学生的我们,确有一些同学忘记了感恩。我们这一代从生下来到现在,从来都是衣食无忧,没有过过苦日子,有些同学在家长的溺爱下,甚至养成了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不懂得"一餐一食,当念来之不易。"的道理。加之从小缺乏挫折教育,在学校一旦因违反纪律受到处罚或者考试受到打击时,往往容易自暴自弃,对家长,对同学,对老师充满敌意,只想让别人适应自己,自己不去适应别人;甚至一些同学认为家长的辛勤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老师对同学们的辛勤付出也是理所应当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成长在教育上投人很多,而一些同学享受了国家的关爱却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谢之情;还有一些同学对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百般挑剔,评头论足,但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类似以上的无情的行为举动,怎能不让父母感到寒心,怎能不让老师感到伤心,怎能不让社会感到失望呢?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感恩"的传统,更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之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父母养育了你,你应该懂得感恩;老师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你,你应该懂得感恩;祖国给了你幸福的生活,你要懂恩,地球母亲给了我们灿烂的笑脸,我们要爱护他,更应该懂得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感恩,是一种礼仪,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因为感恩可以让这个世界一天天美丽起来,让人与人之间一天一天更加温馨起来。感恩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一个人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感恩"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老师道一声问候,感谢老师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品尝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同学的真诚关怀和帮助。学会感恩,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与爱同行!

 

齐桓晋文之事》领诵词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桓公提出放弃霸业,实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济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

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便。孟子的思想虽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社会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齐桓晋文之事》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文章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见齐宣王的。齐宣王有效仿秦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要在思想上破其所有,立其所无,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比喻,明确犀利的语言,最终说服齐宣王。并从正面提出自己保民而王的主张,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即《子路冉有公西华侍作》中的先足民后礼乐。但孟子将这种思想阐述的更为细致具体,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他认为必须使百姓有“恒产”必须把士者、耕者、商者、行旅都吸引过来,才能“王天下”,这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封建国家对于稳定农业人口和争取劳动力的重视。孟子的仁政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当时的诸侯醉心于征战杀伐,武力兼并,齐宣王尽管愿意让孟子陈述自己的主张,却不想真正去实践。更何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孟子的主张在当时也是难以实现的。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实中的不得实行,并不妨碍孟子的思想光耀后世。成为一代代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成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源泉。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